
【精品】小学说课稿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说课稿 篇1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叫xxx, 我说课的题目是《游泳》。本课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的教材,项目选修指南水上运动(游泳运动)。 内容是:自由泳打腿技术动作(第2节课)
一、指导思想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
二、教学分析
游泳是全身运动,任何一个部位的活动都离不开全身的协调配合。从表面上看,自由泳依靠划水和打腿产生推进力,实际上,躯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首先,躯干应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腰部如果松软,整个人就像一摊泥一样。其次,身体的转动能够有效地发挥躯干部大肌肉群的力量,减少阻力,提高工作效果。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育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男女各30人,共有学生60人(其中百分之十学生基本会自由泳,百分之九十不会)把男女分开,组成两组学生进行教学。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泳有着很大的兴趣,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很快,模仿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但是注意力的指向性较弱,认知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尚处于中等水平,自我保护意识不是很强,团结协作意不强。应该加强学习发展他们的保护意思和团队意思,同时开展他们的智力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
四、重点与难点
授课内容:自由泳打水
教学重点:大腿带动小腿,脚腕松紧适度,防止屈髋打腿 教学难点:体会上下打腿动作,鞭状打水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基本了解自由泳打腿,知道其动作路线 技能目标:使百分之五十以上同学在本节课学会自由泳鞭状打水
情感目标:使学生身体协调性得到发展,提高在水里面的感觉(即水感)。
五、教学设计
1.镜面示范法:教师做出正规动作,同时对动作要点进行详细慢动作和连贯动作示范。
2.正面示范与讲解: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以及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使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自由泳打腿的角度与发力着力点”等技术。
七、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5分钟)
1、教师集合整队
2、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
3、强调纪律和安全问题(防止意外发生)
(二)准备部分(8~10分钟)
一、进行徒手操8节(4×8拍):
1、头部运动
2、振臂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运动
5、体侧运动
6、弓步压腿
7、仆步压腿
8、肩绕环
二、牵拉训练:
1、腰部牵拉练习
2、腿部牵拉练习 目的:徒手热身操和韧带牵拉可使学生身体各关节充分的舒展开,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易受伤,使身体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三)基本部分(25~30分钟)
1、陆上模仿练习:坐在池边,身体宜往前靠,一臀部接触支撑身体,以免影响大腿的打水,上体稍后仰,脚面伸直,足踝放松,坐直腿和屈腿的打水练习,打水幅度约30-40cm。
2、水中扶边打水练习:双手扶入池边,将肩浸入水中,套圈在腰部上,身体保持平直,髋关节伸展,练习时可要求打腿带动小腿打水,向下打水时稍用力,向上则放松,可做快速和慢速的交替练习。学习新技术
(一)学习自由泳腿部技术动作
自由泳打水动作要领:五个口诀1.打腿带动;2.屈膝下压;3.直膝上移;4.双脚轮流;5.交错打水;
〃⑴打水时,双脚略直,膝盖放松,脚板打平,成内“八字“,双腿活动的角度在水中上下的距离为30-40cm左右。
〃⑵上举时,由大腿带动整个腿部,小腿放松,抬至接近水面。
〃⑶再由大腿开始下压,膝盖自然弯曲,力量渐渐地传至小腿,带动小腿下压。 〃
⑷最后当大腿和小腿呈一直线时,刚好力量传至脚板,即由脚板将力量传至水中,并马上借此力量的'反作用力,将整条腿上抬。
〃整套动作如鞭子在甩动,最大的力量刚好在整条腿的尾端,即打平的脚板,而两脚交互的甩动,产生一种持续的力量,成内”八字“的脚板恰好将力量集中在一起,产生最大的推动力。
2、游戏:组织套圈扶板打腿接力比赛(2组)
游戏目的:让学生体会鞭状打腿技术(从中发现错误技术及时纠正),同时促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自由泳的技术要领及常见错误动作,并做示范。
2、自由泳打腿的陆上模仿练习:坐池边上打腿模仿练习。3、水上练习:
1)扶壁套圈打腿:5组(20次) 2)套圈扶板打腿练习50米
要求:在规定的泳道上内完成;教师统一组织进行,用哨音指挥。 组织形式:分组进行练习。
安全保护:在浅水地方练习,统一听口令,统一练习。易犯错误:自由泳打腿时成:木鱼式打水;木棍式打水;脚踏车式打水;锄头脚式打水; 纠正方法:
1、强调向上打水时脚跟不露出水面。多做趴池边直腿打腿练习,要求身体充分伸展略成弓形。
2、多做趴池边直腿打腿练习,要求身体充分伸展略成弓形。
3、水中练习强调展髋,注意大腿上摆,适当抬高头部位置,利用状态反射帮助髋关节展开。
4、多做跪压踝动作,发展踝关节的柔韧性。:要求脚掌稍内旋。有意识地绷直脚尖打水。 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课后总结学生自评,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述这节课的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和反思的意识,然后我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运动负荷
一、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150左右
二、运动时间为20分钟,密度约为50%。 场地器材分析:
本课中的场地为学校游泳池岸上、浅水区池边、浅水区两条泳道。 器材方面:
陆上模仿练习需要游泳圈30个、扶板30个
【谦语】我的课说完了,请个位教师多多指教。
小学说课稿 篇2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孝心献老人》。
品德教学不应该是生硬的说教,而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孩子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收获,在参与中提高,达到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把这次说课的题目定为《引 ……此处隐藏6405个字……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 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 ,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我的设想是通过小结,既能对整个课堂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结,又能让学生产生后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我是这样小结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小学说课稿 篇7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
首先我来说一说这篇教材:
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天真活泼的科利亚因患有传染病而被医院隔离治疗,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特别孤单,非常想念以前的伙伴,想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欢笑。心有灵犀的伙伴们感受到了科利亚的孤独,给他送去一个飘在窗前的气球,气球给科利亚带来了一声问候、一张笑脸,更是一阵惊喜。通过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之间那一份真挚的友谊,这正是一篇面向孩子们进行情感熏陶的的好教材。
说教学目标:
本课由两课时完成,我认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其次就是认字,同时积累语言的运用,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我定下以下课时目标:
1.认识会读“科、亚”等7个字。会写“病、角”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值得重视的是通过学习阅读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3.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
说重点、难点:
根据学习目标和孩子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学会生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变化。
2、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想象如果你是科利亚,你躺在病床上会想些什么?想象小伙伴们通过气球想对科利亚说什么?
下面我就简单地说一说我的教学步骤以及各个步骤的教学理念
说教学步骤: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因为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人物前后的情感变化进而让孩子们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特别是科利亚一开始的那种真没意思的心情二年级的孩子不一定能完全体会,所以一开始,我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生说说开心的事,引出假如有一天你不能再享受这些快乐了,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初步体会失去这些快乐后的孤独、难过的心理,为课文的情感体验做好一定铺垫。
二、自主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我觉得应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因此,不仅在本课,以后的生字教学中我会抛弃了原先的要学生先看拼音读、再去拼音读、然后记字形这样按部就班的方法教学,而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四人一小组,每一小组各自选一个生字宝宝,两人讲讲是如何记住它,另外两个小朋友想想组词,这样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识字难关, 之后再互相做交流。
三、以角色体验来解读文本、朗读课文。
由于本篇课文的重点是需要孩子走进科利亚的内心,懂得科利亚的内心情感变化。但是健康快乐的孩子不一定能体会病床上的科利亚的孤单与寂寞。因而,可能有些学生只是浮在语言的片面上,不能真正理解课文的用意。因此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我会运用直观教学,先用课件出示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的情景图,加上科利亚的独白:我生病住在医院里觉得真没意思。当学生进入情境后,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谈谈为什么科利亚会觉得没有意思?接着马上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科利亚在医院里不能做什么,只能怎么样?来体会科利亚的孤独、没意思。在这方面我需要学生不仅亚欧走进科利亚“没意思”那种心情,同时培养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比如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来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会觉得没有意思。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趁热打铁,进入第四环节。
四、激发想象,鼓励创新
基于本课文的难点,同时也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在第一第二自然段进行了第二个自学提示:如果你是科利亚,你躺在病床上会想些什么呢?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各抒己见。然后我给学生一个句式,进行随堂练笔: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他想起以前……而现在……这样一个句式去写。
五、略读课文,感悟情感
就在学生们走进科利亚那种“没意思”的内心后,马上进行转折,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因为课文3、4自然段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多讲。所以在处理这两段文字的时候我会采取略处理,请孩子们自读3、4两段,然后让学生重点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此时科利亚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进而引出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小伙伴们通过气球给科利亚送去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的那一份真挚的友谊。在交流中引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一起走进科利亚的内心,开心地笑了。
六、传递友情,情满课堂
由于本文的价值在于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所以在最后一环节我还会让学生在纸气球上为科利亚写上自己的祝福,同时播放一段《歌声与微笑》的音乐,让学生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心声,而后可以进行交流。
以上是我粗糙的教学步骤,我的课堂还很稚嫩,课堂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让我尽快地站稳我的语文课堂,这是我的板书,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