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工作总结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时间:2025-10-15 13:06:32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文化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1

xx年,xx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在街道文化站的指导下,在社区党总支部和居委会的领导下,承袭xx年度开创的“活动全天候”,结合xx年度社区新特点,夯实基础,开拓创新,创出了一幅“如梦如幻社区文化,如痴如醉老人之家”风景画,具体总结如下:

一,新增社区文化组织

1、第二季度:成立乒乓队,队员8名,平均年龄53岁;成立恰恰飘带舞队,队员10名,平均年龄47岁;成立女子合唱队,队员8名,平均年龄46岁;成立小学生作文兴趣组,组员7名,平均年龄13岁。

2、第三季度至今:成立书法兴趣组,组员5名,平均年龄65岁,成立社区网络影院管理小组,组员三名,专门负责双休日的网络影片放映。

二,经常性文化活动

1,天天有早舞、乒乓、健身、象棋、阅览活动。

2,周周有越剧表演、卡啦0k、电子阅览、网络影片、象棋江湖残局、科学普及、文化教育各类知识讲座等活动。

3,月月有象棋、乒乓球比赛,腰鼓、扇子舞蹈表演,书画研讨、读书交流等活动。

三,精心组织社区大型文体活动

1、第二季度,精心组织“天下第一”象棋争霸比赛,参加比赛的象棋选手30名,赛程历时三天,其过程,被记者写成通讯报道;精心组织大型乒乓球比赛,赛程5天,参与者27名,由此产生了社区乒乓球队伍;精心组织社区居民80高龄老人姜启安的生日舞会,这活动,成为苏州社区文化工作的佳话,广为流传,羡慕了很多兄弟社区的.老年人。

2、第三季度至今,精心组织宣传唐寅园的文化活动,积极参与辉煌友新文化艺术节活动,在10月3日,举办“快乐xx”大型文艺汇演,参加表演人数近40人;在11月份,和昂立外语学院连手举办文艺会,把本社区的文化活动推到高潮。

四,建立健全社区网站运作机制

1、网站已经初步显现文化教育功能,网站在陶冶居民情操、灌输居民健康、科普、艺术知识的同时,也显现了社区很多居民的才华。

2、《社区文苑》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文学才华的舞台;《奇人逸事》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社区文体活动》里的相片,掀起友联2村那些漂亮阿姨学习电脑操作的高潮……

  xx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

  xx年12月1日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2

为提高社区居民文化和身体素质,xx社区在以社区居民身心需要为出发点,以社区党员、群众、青少年为载体,以社区居民满意为目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群众的拥护和称赞。下面将社区20xx年文体工作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工作体系,确保社区文体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为完善社区文体工作网络体系,不断提高社区文体活动居民的参与率,xx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社区文体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把社区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纳入到社区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文体工作计划、方案和要求,妥善解决文体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探索文体工作增光添彩的新方法。通过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切实有力地保障了社区文体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二、整合和优化社区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xx社区与辖区内各物业小区、辖区单位相互联动,相互优化,真正实行了资源共享,强身健体,共建和谐,以居民满意为目标的社区文体工作资源整合。为推动社区文体活动项目,拓宽文体活动阵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资源基础。同时,社区及辖区内各物业小区、辖区单位还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栏,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生活、学习以及交流环境,满足了社区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奠定了社区文化教育工作的阵地资源。其次,充分挖掘社区内各类文体人才资源,培育组建社区文体各种活动队伍。社区通过深入社区,走访居民,了解掌握了社区文体人才资源,组建了社区舞蹈队、京剧票友队、乒乓球队、“心连心”合唱团等文体活动队伍。这些队伍的建立,繁荣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文明程度,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了社区民心。

三、结合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体活动

为推动社区文体工作的全面发展,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搭建社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学习教育的平台,并不断探索,选准适合社区居民的活动载体,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及带头作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积极探索社区文体工作新领域,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欢乐的社区大家庭。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3

XX社区文化活动室在上级文化部门和社区党委的大力重视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委和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以服务基层,丰富辖区广大居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为目标,扎实工作,先将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场地建设

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以来,XX社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创一强一提升”活动为契机,加强场地建设。先后重新布置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室、文体活动室等。增加图书室图书一千余册、电子阅览室电脑八台、外聘心理咨询师一名,经预约后可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同时购置象棋、围棋、跳绳、呼啦圈、手工模型等若干,能基本满足社区室内各种文化活动需求。

二、加强队伍建设

社区成立以服务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部负责人亲自参与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给以文化活动室建设充分的重

视。布置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活动室专职同时,聘请社区圆梦爱心社、奥运老年志愿队成员为活动室志愿者,为活动室的布置及室内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

三、开展文化活动

结合工作实际和文化队伍建设情况,我社区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一年期间,XX社区开展主办大型文化活动两次,协助上级位开展“四进社区〃三下乡”大型活动一次,三个居委会在各项节日期间共开展活动十余次,志愿社及社团开展活动若干。不管大活动和小活动,都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条不紊地进行,每次活动都能获得社区群众的高度评价。并且,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社区还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及群众等参与社区及上级单位组织的各项赛事,并在参赛队伍提供交通、饮食服务,统一配备服装等一切服务。

四、创新形式,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群众文化活动内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形势的发展,社 ……此处隐藏18316个字……十分钟文化圈”建设。

截至今年8月,全区建成文化活动站点455个,包括三级文化网络的活动场馆、对社会开放的辖区单位文体场所、公园、广场、固定宣传橱窗、私伙局家庭活动点等,全区86个社区居委会、54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建成了文化室(2个待建,建成率为98.6%)。藉“十分钟文化圈”建设之机,在祖庙街道、张槎街道成立了文化志愿者队伍。长期开展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等活动,并在全区范围内建设农家(社区)书屋。与市电视大学共同创办了岭南文化艺术创作教育基地,为文艺人才提供了创作、交流、展示、传业授艺的平台,开创了教育与文化共建双赢的新路。

XX区图书馆进一步提升了办馆条件和服务体系建设,成绩突出,在20xx年复评中获得免检资格,连续四次蝉联“国家一级图书馆”。此外,XX区联合图书馆张槎中心小学分馆自20xx年底开办以来,其办馆模式和服务方式受到了各级领导、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认可。今年张槎中心小学图书馆代表张槎中心小学参加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评选活动,分别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的称号。

2.有效推进体育服务工作。

一是继续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新增张槎体育中心为政府购买服务活动点,现全区服务活动点已达12个,活动内容涵盖游泳、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20xx年全年,全区12个服务活动场馆共免费开放25天,累计投入资金65万元,受惠市民已超十万人次。

二是加强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充分挖掘现有的场地空间,本着就近、便捷、小型、多样的原则,协助社区建设、更新健身路径、篮球场等惠民健身设施及器材,与区内多所大中院校合作开放校内体育设施,扶持有需要的村委新建乒乓球台,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学习科学健身知识、积极参与健身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民身体素质。

三是铺开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筹备多时的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于上半年正式挂牌成立,并实现与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资源共享。今年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分别在各单位、村(居)以及公共场所开展体质监测工作,并为近1500名的受测对象开出运动处方,深受市民群众欢迎。

四是推动本地特色体育运动发展。通过举办中小学生武术、龙狮锦标赛等赛事,在本地中小学中推广、弘扬武术和龙狮运动,今年我区已有14所中小学挂牌成立武术龙狮特色学校,其中4所获评省级武术龙狮特色学校。

五是不断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竞技水平稳步提高。积极承办全国少年体操比赛等高级别赛事,改革赛制、以赛促训,促进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区青少年体操健美操训练基地的李宁体操学校也顺利投入运作,为打造XX区体操品牌项目、做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积极参与区域文化交流活动,塑造禅城文化形象。

积极参与了世博文化交流展示、亚运交流展示、深化广佛肇文化交流重大活动。其中,以石湾南风古灶片区的`改造变迁为切入点的佛山案例,成为世博会159年历史上第一个以陶文化为主题的案例展示。该案例以禅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转型的努力实践为展示内容,向世界讲述了佛山的陶文化历史和城市变迁,展示了陶文化和陶瓷产业转移升级的成果。此外,佛山XX区、广州越秀、肇庆端州三地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同声同气·广府情怀”的“粤语新童谣大赛——20xx年越秀·禅城·端州传承广府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语言精粹,着力打造优秀的传统本土文化品牌,受到广大师生及市民群众的欢迎。

4.成功举办了多项重大文化活动和品牌赛事。

20xx年春节期间举办了首届中国(禅城)岭南年俗欢乐节。采用“政府主导、媒体推动、企业支撑、公众参与”的运作模式,举办了一系列特色年俗欢庆活动,十一大项具有浓烈岭南年味的活动吸引了过百万市民参与,盛况空前,蔚为壮观。年俗欢乐节对弘扬岭南年俗文化,唤起全社会对传统年俗文化的整体记忆,吸引五湖四海的朋友到禅城来,进一步提升禅城的美誉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禅城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外,全年还先后举办了第八届粤桂港澳台狮王争霸赛暨夜光龙邀请赛,端午节XX区汾江河龙舟锦标赛,中小学生武术、龙狮锦标赛,“青春骄阳”暑期青少年文化系列活动,第六届珠江三角洲标准舞、拉丁舞公开赛暨第二届珠江三角洲青少年标准舞、拉丁舞公开赛,第21届XX市“五一”职工万人长跑活动,以及“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等多项重大活动和品牌赛事。累计全年参加上述重大活动的市民群众达6万多人次,社会反响热烈。原区体育局也因组织工作突出,获颁20xx年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以及广东省第十届体育节优秀组织奖。

(四)布局“一轴五片区”,助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组织起草了《XX市XX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依据XX区文化资源分布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城市化的四化融合趋势,构建区文化产业“一轴五片区”的总体发展架构。即以季华路总部时尚大道为核心轴,以佛山清明上河图、华南智慧新城、石湾千年陶都、南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岭南生态水乡五大文化产业功能区为板块,构建传统岭南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产业空间布局,以此调整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打造一个“近悦远来,博大精深”的智慧禅城。

同时还组织起草了四份配套文件草案,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xx-20xx)、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宣传文化人才扶持奖励办法等工作机制,以保障规划的全面实现。其中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草案)中明确,区政府将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从20xx年起,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并按区财政总额的增长比例逐年递增。《规划》及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出台,为我区文化产业走向快车道提供了有力的指引和政策措施保障。

(五)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宣传文体队伍建设

区委宣传部抓住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契机,全方位优化部门职能结构,构建党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扎实推进宣传文体系统各项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宣传文体队伍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提高工作整体合力。按照“职能清晰、权责明确、运行顺畅、领导有力”的目标,积极探索大部制改革后的运作模式。根据宣传文化工作发展的要求,新设文化产业科,并对部分科室的工作职能进行了调整,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运行机制,形成职能配置科学合理、权责明确清晰的党政组织架构,整合了宣传、文化、体育、旅游等部门的资源,形成了整体合力,突显了大部门的优势。

二是把握形势、勇担重任,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国上下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以高度的责任感迎接新的文化建设高潮,迅速行动,认真学习贯彻相关精神,以超常规的工作方式,克服了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顺利完成编写《XX市XX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等系列重要文件的工作,充分展示了我部(局)勇挑重担团结协作的良好精神风貌。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