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绿化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区绿化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区绿化调查报告1调查日期:1月1日——1月3日
调查地点:松江区九峰小区 松江区莱顿小城
调查内容:
我家在5年前从住了12年的九峰小区搬迁到了莱顿小城。在小区绿化状况调查方向的确定中我选择了对这两个小区的绿化状况进行对比,以此研究新老小区绿化品种随时代的变化的改变、小区景观绿化设计方案制定的不同以及小区绿化管理的改进。 调查人员:杨蕾 上海行政学院 学号:080145633
使用仪器:照相机、笔记本
调查方法:观测、与环卫工人交流
调查报告1:
1·小区地址与绿化种类
九峰小区:地处松江老城、乐都支路296弄
该小区是典型的90年代住宅小区,建筑群为6层楼房,绿地覆盖率较低,小区的绿化品种主要集中在水杉、黄杨树、香樟、玉兰、瓜子黄杨、紫薇、金叶瓜子黄杨、合欢、银杏、龟甲冬青、美人蕉等。品种较少、主要集中在高大、成长快的树种,其中水杉尤为常见。
莱顿小城: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辰花公路839弄
位于松江新城3600亩伟盟生态林南侧,规划中有东侧为住宅区,西侧特奥中心,南侧为完全中学。该小区绿化率高达63%的绿化率,小城对角线有一条600m的天然河,可通黄浦江和淀山湖。与九峰小区相比,莱顿小城属于新住宅理念下的人性化小区。小区的绿化主要有法桐、毛白杨、大叶杨、松树、杏树、冬青球、紫荆花、樱花、梅花、芙蓉、石榴、梨树、无花果、桃树、月季花、木瓜花、海同球、蜀桧、法国冬青、白日红、银杏、连翘、榆叶梅、洒金柏、雪松、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片、百三叶、白松、矮生紫薇、垂柳、落羽杉、国槐、香樟、石榴、泡桐、刺槐、紫薇、马褂木、枫杨、白玉兰、桂花、枫香、合欢、杜英、苦楝、香椿、苏铁、海枣树等以前老小区不多见的热带树种,品种也较以前增加到了上百种。
2·树木生长状况:(各以一种种代表性的植物为例)
调查结果分析:
据了解,一个小区的绿化一般是由绿叶类树种和花冠型树种搭配起来,一般是7:3,为了保证小区一年四季常绿,又有花开,就要分别种上不同种类的绿叶类树种和花冠型树种。最近几年十分普遍的海枣树和苏铁等,都是以前老小区不多见的热带树种,而以前很多老小区种得较多的黄杨树,因为容易滋生小虫,所以近几年在逐步减少种植。
在调查中,我发现九峰小区属于典型的老小区,该小区的绿化树木主要集中在容易养、长势快、高大的落叶乔木,其中以水杉、黄杨树最为典型,在花坛延边以瓜子黄杨种植成一排造型成一排排的小栅栏为主,花坛内为大片草地,然后零星地中有几棵合欢树、或是紫薇。绿化植被的品种有局限性并且长势并不好。很多水杉树因为长势太快,高过了3-4楼,影响到了居民的采光所以大多被砍断或是树枝被锯掉了。有的草地中被踩出了一条条光秃秃的`泥路又由于现在正值冬季,草地大多都枯黄、稀疏。
在莱顿小城中的情况却大为不同,绿化的品种多达几百种,其中有小区绿化常见的品种:瓜子黄杨、冬青球、香樟、紫薇、桂花、梨树、桃树、杜鹃等,还有热带树种,其中最多的就是海枣树、苏铁,其他老小区不多用的有:紫荆花、枫树、鸡爪漆、木瓜花、樱花、无花果、玫瑰、郁金香等。小区绿地四季长青,不同季节可以欣赏到不同花卉。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园林部门希望通过在居民小区栽种速长的树木,让上海在短时期内迅速绿起来,一年可长30厘米左右的水杉成为一种选择。加上水杉又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树形呈尖塔状,比较美观,因此许多小区都种植了水杉。20年后的今天,不少地方的水杉已长到七八层楼高了,遮挡部分居民的阳光,在夏天还容易招惹蚊虫。这几年有关方面已在考虑通过移植更新的方式,丰富小区内的树种。广玉兰、枫树等一些既美观又矮小的树木,在不久的将来就将更多地出现在市民家门前。
调查报告2:
1·小区平面图
莱顿小城平面图 九峰小区平面图
2·小区绿化管理与景观绿化设计不同点
3·小区绿化造景
九峰小区:成排的水杉树制造出“植物墙”沿花坛边种植的瓜子黄杨制造出“小栅栏”绿地中央种植紫薇、银杏制造作为点缀围墙边种植爬山虎或是牵牛花覆盖整个墙面莱顿小城:种植在绿地中央的海枣树与海棠花、苏铁、蝴蝶花等构成中央草坪圆形似小岛型点缀。小区湖泊四周种植了大量的垂柳,配上坐落在湖边的凉亭和湖面上睡莲制造出公园闲庭散步的美感。绿地四角缀有各色郁金香与海棠花、冬青球组合而成的景观。高大的香樟树间错落有致的种着樱花、紫薇给人一种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
调查结果分析:
小区绿化管理与景观绿化设计
从表格中很清晰地就可以看出新老小区在景观设计中的不同点,九峰小区的整体绿化覆盖面积小,在建造之初主要考虑了居民的住房面积但是忽视了绿化这一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相比较而言,莱顿小城从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绿色环保生态社区”着手,在设计功能分区中从全方位着眼考虑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还注重于全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运用堆土成坡、铺地落差、植物配置等等手段进行高差的创造和空间转换。
在小区绿化管理中,随着人们对居住要求的提高,绿化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绿化的管理维护也成了重要的日常工作,从九峰小区的绿化管理中简单地浇浇水,定期喷洒一下农药和肥料,时间长了才偶尔给绿化修剪一下到现在莱顿小城几乎每天都需要有工人做绿化养护方面的巡视,乔灌木施肥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确定施肥量的细致的绿化维护。从简陋的环卫工具到先进的造景方法,这种新老小区的变化正是体现了时代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
在绿化造景中,莱顿小城注重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四季有花,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护坡设计上采取垂直分层绿化,高处栽植藤本植物往下垂,中间将护坡人工塑成假山石壁留植物洞栽攀沿植物和造型小盆景,下方留500-600mm宽栽法国冬青或丛竹形成绿化带。铺装材料大多采用环保型材料,如:透水砖、植草砖、防腐木等。与九峰小区这类老小区相比造景构思中更用心、更细心、更全面。
建议:
九峰小区:加强已种植树木的养护,通过移植更新的方式丰富小区内的树种,对水杉有碍采光的问题认真考虑,可以移植到其他地方而不是乱砍乱伐。对于造景方面,可以多引进花卉与树木的品种构思不同的景观设计并且充分考虑是否有碍居民的日 ……此处隐藏8826个字……居民素质普遍较高。在我开展这次“绿化主题调研活动”时,好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都表现出大力配合和支持。
二、调查方法
(一)现场观察法。观察了解虎丘路一带的绿化情况、绿化分布情况,以及了解绿化的树木、花草的品种。
(二)走访询问法。走进虎丘路1至16号居民楼询问近年来虎丘路地带的绿化变化情况,并对居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况进行调查。
三、调查情况
(一)虎丘路绿化情况总体较好,呈现以下特点:
1、高大树木较多。在调研中,发现虎丘路一带高大树木较多,花草偏少,比较“原生态”。
2、绿化品种较多。有芭蕉树、泡桐树、青松树、棕榈树、栀子树、葡萄树、爬山虎、喇叭花,以及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树木和花草。
3、绿化历史较长。听爷爷、奶奶们介绍说,这儿绿化的历史较长,从80年代中期几乎都一直保持这种布局,只是树木在不知不觉中不停长大,而且这带的绿化以树木为主,很好维护。
4、居民重视绿化。居民的绿化意识强,许多居民自愿在公共部位培养花草,在花草旁挂上鸟笼,养上几只小鸟,如果来个爷爷或奶奶哼个小曲,是不是特有自然情趣?!
(二)虎丘路绿化中的几个小问题:
1、缺少整体规划。虎丘路这一带是老小区,小区居民楼本身就缺少规划,比较密集,因此绿化情况同样缺少规划。
2、花草类较少。主要以多年生长而成的高大树木为主,花草等观赏类草本植物比较少。
3、树木维护较少。有些树森木底部脱皮长虫子,却没人看管。没有专门人员定期给花浇水、施肥、杀虫。
4、个别市民树木保护意识不强。在走访时发现,个别居民把树当作晾衣架,晒被子和衣服,毁坏树枝;个别商贩将树当拐杖,把很重的东西依靠在树上,把树拉弯。
(三)虎丘路绿化改进的措施。
1、加强绿化维护。建议居委会安排专职人员对虎丘路一带绿化进行全面维护,特别是对花草的'维护。
2、尽量增多绿化面积。在现有布局情况下,合理规划,尽量多空置出一些土地用于种植树木花草,增加绿化面积。
3、倡导大家爱护花草树木。让居民了解植树种花的好处,让大家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争取园林绿化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赞助。因为绿化的种植与维护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所以要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绿化经费,把我们的居住区打造得更绿化、更美丽!
小区绿化调查报告7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对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改善作用.本文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市区内金水湾花园、紫薇花园、西城逸品等7个居住区的绿化现状进行调研,针对居住区绿化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1.我市居住区绿化现状近年来,在市规划、建设、园林等部门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同努力下,城市居民小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也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居住区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大幅提高。
1.1 小区绿化建设成绩明显 建市以来,我市房地产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居住小区绿化建设更为人们所重视。高成金水湾花园、锦绣苑的绿化率分别为35%和22%,小区内园林景观主景突出,小品丰富,造景水平相对精细,地形处理、植物配置较为合理,总体效果较好,较为人性化,体现了现代居住区的发展方向。“锦绣苑”先后获得市、省建设部颁发的“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称号,是市区住宅小区至今唯一获得此殊荣的楼盘。目前,全市共有市级园林式居住区23个,市级绿化达标居住区33 家。
1.2 小区植物配置趋于合理西城〃逸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贴切,绿化品种在本土化的前提下,不惜重金从异地引入多达120多种的名贵苗木,淋漓尽致的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主旨,充分演绎了“春艳、夏萌、秋实、冬绿”的意境,将静谧栖居升级到至纯至美。
1.3 小区绿化风格迥异紫薇花园绿化率达50.4%,是我市第一个生态小区的示范工程。按照“把功能做全,把环境作美”的要求,力求把紫薇花园建设成为环境舒适优美、设施配套全、风格独具特色的花园建筑群。在小区布局上注重生态环境、改造利用自然水系,构成小区中心湖绿化景观轴,并与组团绿化蜿蜒相连,形成园中园、景中景。
2.小区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也发现我市居民小区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给打造“水绿盐城,黄海之滨”城市的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2.1 小区绿化“精品”意识不强 小区绿化带建筑渣土垃圾较多,小区土方未做微地形处理,局部地段土方回填不到位,土方缺失较多,施工粗糙,自然景观营造水平较低,整体绿化水平较差。
2.2 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不够 新材料如节能型的景观建筑材料应用较少,小区绿地内预留或设置喷灌系统不多,更没有采用中水系统的设计。中水系统可以有效的节约用水,比传统的回用方式节省运行费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 小区植物配置不合理 居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居住区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居住区绿化在强调平面布局的同时,还要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层结构搭配。
2.4 绿化设计中未能“以人为本” 目前,我市不少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小区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多数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绿地中还应结合小广场、椅子等,以满足人们活动、休息的需要。
2.5 小区绿化未形成特色当前,我市小区绿化存在盲目模仿,照搬照抄,没有个性,缺少风格及地方特色,缺乏文化底蕴,与地方历史、地方文脉联系甚少。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各园林要素与居住楼体风格及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
2.6 小区绿化后期养护不足后期绿化管理水平低,“有人种,无人管”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有:一是养护经费不到位。二是缺乏专业养护队伍。结果,有些小区开始时绿化得不错,但后来植物就枯的枯、死的死,导致草坪退化,地面裸露。
3.1 严格规划审查,从源头把关。居民居住区的开发建设单位必须遵照城市绿地规划,按照设计图纸建设小区绿地,确保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和小区景观效果。
3.2出台养护细则,筹措养护资金。市建设、城管、园林部门应依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相应的居民居住区绿化管理细则,制定小区绿化养护管理经费的筹措办法,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专款专用,便于行政主管部门及各物业管理公司依据细则实施管理。
3.3加强养护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各物业管理公司应配备绿化专业人员,实施对小区内的绿地日常养护管理。绿化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大对居民居住区绿化管理的检查力度。建设部门应加强监督物业管理公司对小区绿化管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