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反思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

时间:2025-09-07 19:30:38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师您好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

今天是开学的第二天,也是新授课的第一天——四年级的第一课《老师,您好!》

这一课我一开始的导入设计是这样的:板书“老师”二字,请大家就这个词随便说一说。本来我觉得学生应该很有话说,毕竟学生经常接触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了。但是实际教学时却让我很尴尬,这个问题出来后,居然是1分钟的沉默。好的,没关系,大家在回想与老师之间的点滴需要一些时间。可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居然还是一片死寂,这就不正常。

课后我想了很久,是这个问题太难了吗?显然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说什么都是对的。课后我也了解了一下孩子不举手回答的原因——他们怕说错。对于这样一个没有标准达的.开放性问题学生怕说错?很显然,孩子们认为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有标准答案的,不符合标准答案的就全是错的,即使说的有道理。多么可悲!才刚上四年级的孩子,它们的思维已经被固化了。而我和现在的教育模式就是那个刽子手!平常的教学中,批改作业中,自觉不自觉地、显性或隐形地告诉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有答案的。渐渐地,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变成了死记硬背的工具。

很庆幸,今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条件给孩子,培养他们的开放式思维。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2

《老师,您好!》

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课文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课后的拓展练习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赞美老师的诗篇,同时练笔的设计可以让他们将对自己老师的崇敬之情倾注笔端。我在教学开始的时候,用生活中天天运用到的师生对话,“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在师生问候之后,迅速让学生回忆刚才说的话,激发学生对这个课题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为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作铺垫。这里是想体现感情上的牵引。在课文教学中我通过举出古今中外名人名家在老师培养下成才的例子说明老师的伟大作用,并用换句型的方式体会诗句中蕴含的对老师的赞美之情,为读好句子服务。这儿主要想体现的是朗读上的指导。上完这堂课之后,我感慨颇多,在这篇课文教学过后,眼看就是教师节了,联系教师节,让孩子模仿课文,也去动一动笔,写出你想对老师所说的话,或者写出你在教师节想做的事情,我把这作为一个小练笔,其实后来,我也把这个过程实实在在地放到了作文课中,很多孩子的作文让我非常的'感动,以至于在孩子们完全自主举办的一堂班会课中,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了这句话:“老师,您好!”其实,说实话,那一刻,我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这篇课文的教学,在我和学生的共同行动下,真正做到了课堂课外的融合,真切地诠释出了孩子心中的那句“老师,您好!”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3

《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全文分两小节,结构很清晰,内容也不是太深奥,学生理解、感悟应该不太难。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

诗歌中有不少需要理解和感悟的词语,比如“铺设大道”、“架起金桥”、“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等等。这些词语就从字面上解释,很难和教师的崇高和美好联系起来。所以我和学生从教师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边读边体会,逐步了解老师把学生从无知的昨天引向幸福的今天、灿烂的明天,让学生知道了国家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引领学生寻求理想,鼓舞学生实现理想。这样一说,学生就逐步理解了“铺设大道”、“架起金桥”的含义,不需要讲得太透彻,只要能感悟、体会到了就可以了。第二节把老师比作春蚕,把学生比作茁壮的新苗,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很快很容易就理解了。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我们都提倡。

多形式朗读,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又采用了分小组读、领读、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拓展延伸了教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释放对教师的敬爱、感激等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变得更感人,学生的感悟变得更深刻,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得到升华。接下来读补充上的小诗,无需训练,学生在自然情感的催促下,激情迸发,朗读得感人生动。最后,让学生再齐读课题,自然流露的情感让我感动。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4

《老师,您好!》一课是一首诗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它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所以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首先是范读。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引发情感的共鸣。本诗歌音韵和谐,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深受感染,也产生了强烈的朗读愿望。

接着放手让学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精读体验。先引导学生体会“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句话的意思,通过让学生举例理解句子内容,并抓住两个感叹号进行反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感叹的语气。接着,引导学生理解“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纺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幼苗”这两个比喻句的意思。我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教师在灯下批改、备课的情景,想象教师耐心地给同学们讲道理的镜头。这样,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尽可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做到了朗读与想象并行,入其境而悟其情。

接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整体感悟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最后熟读成诵。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5

《老师,您好!》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教师的感激、热爱之情。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学生所熟悉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揭示了课题,并顺势导入了课文。在学习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情感,在精读诗歌时,我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比较句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教师的崇高品质和教师工作的美好和神圣。本堂课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学生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中有所悟,有所得。但如果只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也只能做到知其音而不解其义。

必要的理解还是需要的,所以我在教学中不仅指导学生充分朗读,还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老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教师工作 ……此处隐藏4498个字……么意思,你觉得哪些人是崇高的?

对对子练习,认识对偶。

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句子吗?直接赞美教师的事业崇高——诉说教师的.事业为什么崇高——抒发赞美之情。

投影,练习说话:吴老师,你 !…………虽然我们已经分开,但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对你说:老师,您好!

自读第二小节,思考是围绕哪个重点词写的,分为三层。

想一想“春晖”“朝霞”“甘露”“春蚕”“新苗”“鲜花”各指什么?

读好全文,体会感情。

四、组织诵读

1、聆听范读。

2、同桌自由赛读。

3、鼓励能感情诵读的同学站起来起声诵读。

就是这样一份平实的设计,在我的激情下有了真实的课堂,尽管不完美,但我知足,因为平平淡淡总是真。

课堂的重点很明确,理解词语和诗的感情,迁移总——分——总的写法,初步认识对偶。

在说说自己困惑时,记下了一个学生很精彩的问题:课文前面写教师的“心血”与“辛劳”,为什么后面不用“老师,您辛苦”了,而用“老师,您好!”疑问产生时,就是获得理解、知识时,我喜欢这样深邃的思考,有个性的质疑。让我更加佩服培养他们三年的语文老师,也感到肩膀上责任的重大——如何使这样一群有灵气得孩子更上一层楼。

上课时,听着学生断断续续、吞吞吐吐的发言,有些着急。听着他们大声而乐滋滋的朗读,有些欣慰——他们是喜欢语文的,也有些担忧——高声叫,并不是朗读好啊!

现在我终于明白:老师,您好!是一份真挚的赞美与感谢,是一份来自心底浓浓的情感,要让初入四年级的孩子用语言来倾诉,总是有困难的。不如,把精力放在有效的感情朗读指导上。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3

《老师,您好!》这篇课文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现代诗的寓意比较含蓄,同学们很难一下子理解,如何引导同学们领悟诗中的寓意是本课的一大难点,也是我自身不足的地方。

首先我从关键句处着手,通过让同学们仔细诵读第一小节来找出这一小节的关键句子“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让同学们在有感情的阅读中思考教师崇高在哪?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引导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插图来说一说。同学们的观察都很仔细,看到了老师和面带笑容的小学生、高大的现代化建筑、正在腾空的火箭等等。联系书本中“时代在飞速的前进”让同学们感受教师职业的伟大和崇高。

其次我从课文的语句特点着手,通过让同学们反复诵读第一小节的'第一句话来发现其中的句式特点。引导同学们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来体会句子的两两对应,并找到第二小节的第一句话也同样是两两对应的。抓住这一特点指导同学们更有韵味的来进行吟诵。除此之外,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这一句子,让同学们改成陈述句,并比较两种句式有什么区别。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大部分都能感受到感叹句的感情更加强烈。

接着我从课文的修辞手法着手,重点强调“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思想;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对于刚刚步入四年级的同学们来说,这个比喻句有些难度。

我通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让同学们联想到春蚕便是美好的教师,而春蚕的成果丝线则是教师们的教学成果。通过联系上文“教师的心血”中“心血”与“甘露”相似的外形让同学们领悟到甘露比喻的就是教师的心血,而“茁壮的新苗”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积累都能很快的领悟到就是亲爱的同学们。

最后,再让同学们在熟读的基础上感悟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并油然而生出对教师的感激和热爱。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4

《老师,您好》是聋校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6课的看图学句。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整节课教下来,感觉自己累,学生也累,主要原因是教学设计太枯燥,而且教学内容太多,讲课的时间太长。本身学生思想集中的有效时间就短,加之讲课时间长,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学习疲劳的现象,整体效果差。

在生字的教学方面由于聋生的记忆较为迟缓,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以至于在后面的读课文中出现了卡壳。因而我感觉这节课的内容可能有点多,鉴于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应将生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放在一个课时来完成,这样既让学生能较好的掌握生字词和读句子的能力,又能训练说话和口型。

在巩固练习句子填空的时候,由于聋生思维发散面较窄,加上迁移较慢,教学内容多,学生一时接受不了,所以在句子填空时出现学生不理解词句的意思而不知怎么填的现。

在最后的小结部分没有全面的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小结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巩固、回想本节课所学内容。

在最后的小结部分没有全面的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小结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巩固、回想本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是一节课主要内容的体现,好的板书能让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但是不规范的板书只能将学生带入水沟,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也让我明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本着“大胆前行,细心求证”的原则做事,教学。

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教师,我深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不止这些,也明白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望各位老师能指正引导,让我在满是荆棘的从教路上能走的更快、更稳。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5

《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现代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现代诗的语言是含蓄的、意象的,因此如何把握好对诗意和诗情的教学是难点。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解读,但仍然让人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如何将浓浓的抒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师生交往中获得呢?我确实煞费了一番苦心。

首先我从课题着手,看看能从文题中读出些什么。结果学生很成功地找出了“您”这一第二人称表述的方法,体会到了文题中“!”所饱含的深情。“老师,您好!”是诗歌的诗眼,也是诗中反复吟唱的句子。而后抓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说出诗歌的一句话。有学生读出了“老师,您好!”,有同学读出了“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有学生找出了“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再围绕关键词崇高、美好来阅读,重点落实到诵读上。在作者创造的一个个意象中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这样整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取得了还算满意的效果。学生的朗读告诉了我,他们真的读懂了这首诗,体会到了诗歌表达的情感。

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精妙呢?我是否可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材料,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呢?于是,我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后,说了这么一段话:学习诗歌要学会联想,学会联系生活,就是你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想一想,读了这些句子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学生们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对诗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