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棉花姑娘》说课稿

时间:2025-08-02 04:34:32
《棉花姑娘》说课稿

《棉花姑娘》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棉花姑娘》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棉花姑娘》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棉花姑娘》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纵观第八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融科学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本课是一篇童话,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角色丰富,插图精美,对话内容口语化,句式不断复现。符合一年级儿童的阅读心理。

二、说教学目标

教师的有效设问,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第一学段目标“细化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并结合本教材编者的意图和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本课的具体语言文字,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我把借助插图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和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作为教学的重点。据此,第二条目标也是本课教学难点所在。

三、说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一全新的阅读理念,围绕“明确目标,有效设问,提高效益”这一主题,凸显以“读”为主线,以“对话”为主要途径,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升。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由于课标倡导教师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所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以读见悟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的“无能为力”。

2、情境教学法。借助课文图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

(二)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自读、观察、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读说议的形式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简单走向丰厚”

课的开始,我会这样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让你们猜一个谜语:“说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学生肯定能很快猜出本文的主人公棉花姑娘。随后,我会让学生跟着我一起书空课题。请伸出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我将有重点地指导“花”的书写。板书完,我会让学生齐读课题。

(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我在引领学生通过书空的形式板书课题时,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虽不是实际书写,但在书空的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感受到学语文,写字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真所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初读——“从被动走向主动”

1、板书完课题,我会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棉花姑娘怎么了?她都请谁来给她治病?最后又是谁治好了她的病?

(此质疑环节的设置,旨在“以学定教”、“以疑促学”,让学生由“冷”变“热”。正如美国一教育家所说“那些不设防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就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

2、接下来,我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将“、病”等字词读准确。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留意学生不容易读准的词语,如“斑点”、“树干”、“可恶”等词,板书在黑板上,在学生朗读完后加以指导。并通过一些词指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一开始可能都比较繁杂,我会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让学生简单地概况本文的大致脉络。

(我们读文章,除了所谓的要把文章读“厚”,更重要的是要把文章读“薄”。通过不断引导,我们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3、趣味识字,自主学习

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呢?我在这一环节中试图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学起来。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们观察“姑、娘”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的规律。鼓励学生用学过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通过猜字谜、捉害虫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自评、互评中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三)精读感悟——“从空谈走向思考”

生字学完,我会让学生借助插图,带着问题学习默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1、借助插图,体会心情

学生在交流时,肯定会找到这一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先读一读,并问他,你为什么这样读?在读这一句时,课文里哪幅插图帮助了你理解这句话?当学生说出后,我会让学生再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这句话,并相机评价,能借助书上的图画来读书,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就叫会读书!

(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阅读文本时,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插图。这不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避免了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

2、欣赏语句画面

文中的第二、三、四、五段是故事的经过,这部分角色丰富,也是学生需要仔细品读的部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我除了要抓住重点字词外,还会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棉花姑娘急切的心情以及感受燕子、啄木鸟、青蛙的“无能为力”。通过教师示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体会祈使句请求的语气。

(能否读好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本环节,我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赋予学生抒发感情的机会)

3、指导生字书写

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奇”、“星”这两个难写易错的字,先以孩子自己的观察为主,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加以适当点拨和整理。师范写后,学生练写。在巡视的过程中我会强调写字的姿势。

(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的每一学段里,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 ……此处隐藏13875个字……故事,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30课。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的动物医生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

2.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童趣易懂,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识字量,学到一些识字写字和阅读的方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课堂的有效调控,采取一定激励措施、直观影像和趣味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设计两个课时来学习本课,第一课时以识字写字为重点,通读课文,第二课时完成后两个生字的学习,精讲课文,在此展示第二课时内容,以下为第二课时的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复习巩固“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雪”“星”两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盼望”“ 吐出”等词语的意思,积累ABAB式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学习文中动物角色礼貌待人的文明用语,做一个文明懂礼的学生。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礼貌用语。

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探索科学的奥秘。

4. 教法

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激趣法,游戏学习法,情境演读法。

5. 学法

指导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圈点批画、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6. 教具

本课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贴图道具辅助教学

7.教学程序

本课设计四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作为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1. 欢迎可爱的棉花姑娘再进课堂(并贴图)

2. 板书课题(指导花字写法读法,娘字的读法)

(二) 巩固识字,学习生字

1.以游戏抢答的形式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生字词。

2. 指导学生学习“星”和“雪”两个生字。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框架结构,配上儿歌,便于记忆和掌握。同时由学生来做小老师讲字,体现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特点。

(解说: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关注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 精读品味,读中感悟

1.出示书中棉花姑娘生病前后不同的图,让学生描述,通过直观的图像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名读,圈画能够描述图片相关语句。

这两幅图想告诉我们棉花姑娘一个怎样的经历,我们回到课文中找答案。找六个同学来分小节读一下,边听边找,请你从文中找出能描述这两幅图的句子。

3. 出示第一幅图及文章第一自然段

(1)了解蚜虫(借助直观的图片资料),体会蚜虫的可恶,指导学生读出讨厌蚜虫的语气。

(2)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多么”“盼望”两个词语表现了棉花姑娘急切求医的心情。

4.重点学习2-5自然段

轻读2-4自然段,用笔圈出棉花姑娘为自己请了哪些医生?(指导学生说话要完整:棉花姑娘请了燕子,啄木鸟和青蛙来治病。)

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些医生治好棉花姑娘的病了吗?

为什么没有治好棉花姑娘的病?谁能分别说一说?(理解“只会”一词,指导朗读燕子说的话)

利用查阅到的其他动物医生资料,想象对话,并能够正确运用文明礼貌“请”“对不起”等用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文明懂礼。

______________来了,棉花姑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

(解说:学习这一部分之后,学生初步领悟文章中动物角色的对话模式,并结合想象小组合作编对话,充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交流时,要充分利用多元评价,进行生生评,教师评等)

再读“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理解急切的心情。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知道七星瓢虫帮助了棉花,并结合上下文理解惊奇一词。

(解说: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以读代讲,并借助直观实际的图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体会语言的妙处。)

5.学习第6自然段

对比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两个词语,并练习ABAB式词语用法(粉红粉红的桃花,金黄金黄的稻田,火红火红的太阳)

A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B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2)理解“吐出”(出示棉花生长图,解释词语)

(3)积累好句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了________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奖励阅读一首儿歌

棉 铃 咧 嘴 笑 哈 哈,吐 出 大 大 白 棉 花,棉 花 用 处 多 又 多,能 织 花 布 能 纺 纱。

(四)、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篇小文章多有意思啊,实际上这篇文章是在告诉我们,每一个动物都有它自己的本领!

拓展阅读(《有趣的动物耳朵》)

(解说:课标要求第一学段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因此根据本课内容,向学生推荐相似的科学小文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8. 说作业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推荐阅读《有趣的动物耳朵》并与小伙伴们交流阅读收获。

9. 说板书

我如下设计板书,将贴图与文字相结合

1. 居中书写课题 30棉花姑娘

2. 左边是动物医生的贴图

3. 右边是写动物医生可以捉的害虫

整体体现出直观生动,提纲挈领的特点

10. 说结语

老师们,我的说课结束了,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棉花姑娘》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