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在家里》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在家里》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在家里》说课稿1一、说教材
本课是识字(一)的第三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物品。
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让他们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词组和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和识字,让学生们练习说句子,认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1、看图识字。2、用熟悉的事物来记生字。3、在游戏中识字。
学法:1、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2、借助熟字记生字。3、在玩中学字。
四、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看图感知。
教学伊始,用谈话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本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幻想。然后让学生观察图,说图中有什么物品?
2、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让学生根据实物初步感知即将学习的八个词语,从中训练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
学会八个词语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找寻方法。有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因此在指导认字前,我先让学生在即将学的生字中找一找自己已经认识的汉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并给予积极的表扬,从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借助图与拼音识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图与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最有效手段,学生可以借助图猜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也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拼音。教学时,通过与词语交朋友、找朋友使学生读准字音。
﹙3﹚、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认识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力求实用结合,因此教学时通过乱字排列、组词使学生得到词语的拓展练习。
4、课终游戏记生字。
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没那么长时间,要提高课堂效率,游戏是个好方法。在教学中通过猜字游戏来进行巩固。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一要找字,二要读出字音,这样既锻炼了反应能力,又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可以让学生给生字再找朋友,这是新旧知识的结合运用。
5.课中操:田字格儿歌为书写生字作好铺垫
6、指导书写。
这个环节是生字“下”的书写。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书空,再落笔书写,再评,互相促进。
7、课外拓展。
在本环节中借助课文内容,结合实际环境,建议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做一些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如“冰箱”就贴在冰箱上等。让学生自己创造识字环境,认识更多的生字。
五.说预期效果
本课是一节与生活有密切相关的识字课,课堂中主要是认读8组词语和8个生字和三个偏旁,知识的容量不大。在教学中预设了多种学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性学习,通过图文对照学词汇,进行直观教学,联系生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再加上学生在课已经有了良好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应当是很牢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应当是学有所获的,而且对识字方法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今后的识字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
沙-------三点水
报-----提手旁
灯----火字旁
通过板书让学生明白汉字的偏旁的作用。
3、《在家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词语,8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
2、正确识记生字。
3、引导按顺序看图,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
难点:引导学生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词语卡、物品图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平时在家里都干些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平时,我在家里帮妈妈扫地……)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伙伴小红,她邀请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她家做客。你们愿意去吗?
2、看课本插图,小红在哪呢?
二、看图说话,学词识字
1、看图说物品
师:这幅图画的是小红同学的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见小红家都有什么物品?(训练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老师相机出示八个图片,贴在黑板上。
2、认读词语
师:其实这些物品的名称都是在书上呢?请同学们自己再喊喊它们的名字。
出示读词语的要求: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现在老师把这些词语从课本上请出来了。谁来读读它们的名字。
(2)指名尝试认读。(其余小朋友认真听,你能听出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请你当小老师帮他指出来。)
(3)同桌互练。(一个认我会读的字,另一个对照拼音听读准了没有,听完后互相正音。交换角色练习。)
(4)图文结合指名读带拼音的八个词语,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读。(实物卡片和词语卡片同时呈现)
3、认记生字。
刚才同学们词语读得不错,如果把词语中的字单个抽出来你还会读吗?我们今天要学的8个生字就隐藏在这8组词语中,请大家对照生字条的生字把前8个生字在P49圈出来,并把它们多读几遍。
(1)这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生字,哪个同学愿意教教大家?老师出示生字卡片。
(2)老师带读,识字方法的渗透。
(3)小老师带读。认读8个生字: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4)小组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进行评价(黑板出示小红果)。
(5)开火车扩词语比赛
4、识记生字巩固练习
(1)、这节课的生字里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偏旁呢,老师板书: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领读
(2)你能找出这三个偏旁藏在哪三个生字里吗?老师出示生字卡片
(3).指名说
板书:沙--------三点水(“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
报--------提手旁(“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的动作)
灯--------火字旁(“火”当偏旁的时候要把捺变为点)
3、交流识字 ……此处隐藏5535个字……的识字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具体说明如下: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学伊始,我便以“老师要搬到新房子了,既高兴又发愁,愁的是不知该为新房子添置哪些家具和电器。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爱帮助人,也很聪明,帮我出出主义,说说我该买些什么。”(一听说帮老师出主义,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此时正是引领学生接触文本的最佳时机。)于是,在学生一一说出物品的名称后,课件显示8种物品的图片及名,于是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认读词语,学会生字
学会八个词语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借助图与拼音识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图与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最有效手段,学生可以借助图猜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也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拼音。教学时,通过与词语交朋友、找朋友使学生读准字音。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找寻方法。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因此在指导认字前,我先让学生在即将学的生字中找一找自己已经认识的汉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和途径,给予积极的表扬,从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4、《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力求识用结合,因此教学时通过乱字排列、组词使学生得到词语的拓展练习。
(此环节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让要识记的生字新词多次与学生见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既是教给识字的方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再次看图,练读课文
这篇教材总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十四个字,除了随图呈现的八个词语和八个生字外,短文中还要求学习六个生字,为了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我便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学习课文。先通过观察图画,指导学生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话,接着出示课文,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以这样的句式:“爸爸妈妈笑了,说————。”“我也笑了,说———。”进行情感教育。并就此延伸,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家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要求爸爸妈妈给予评价。
(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是学习这几个句子的难点。通过句式训练,化难为易,既帮助学生理解的句子的含义,又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做个尊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四)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词
在14个生字的巩固中,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游戏。
1、四人一小组拼贴被拆散的生字的部件
2、听故事《小兔家里来客人了》,学生听完故事后,说说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同时让学生说说故事中藏着哪些今天刚认识的朋友,根据学生的汇报,逐一板贴词条:
台灯 电视 茶几 沙发报纸送水果 笑了
(爱听故事,好动好玩是低段学生的共性。在故事
与游戏中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新词,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理念。)
(五)写字指导
关于写字,学生在前两课已接触过,也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而本课写字指导,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同时把字的笔画、笔顺做为重点指导。
(六)板书设计
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的板书,我主要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以利于识记生字新词。
左边是8种物品的图片右边是8种物品的名称
附:《在家里》教学反思:
《在家里》是学生学完拼音,开始识字的初始内容。本课要求识记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考虑到识字量大,而且学生刚接触识字学习,本课教学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游戏。如在复习巩固环节,我把所学的生字的偏旁和部首分发给各个小组,然后由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拼贴组合生字;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又动脑的游戏中,轻松、快乐地识记所学的生字。又如,猜一猜,连一连:老大天天演戏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电话
在这个游戏中,既巩固“报纸、电灯、电视、电话”这4组词语,又理解了词义,真是一举两得。再如,在听《小兔家里来客人了》的故事中,既巩固了所学的字词,又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做个尊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2、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多识字。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关注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赏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真棒”、“这是你独特的识字方法”、“这个字你读得真好,奖你再读一遍”等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3、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如,在读准8种物品名称的环节,我让学生同桌合作,轮流当小老师,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拼音教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活动必须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活动必须是为学生学习服务。本班学生接受能力不强,再加上拼音掌握得不够理想,因而实际课堂操作与预设相差甚远。本以为,40分钟可以完成认识8种物品,识记“沙发”等8个生字,以及书写“上、土”两个字,但在去掉图片与拼音,让学生识字时,才发现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认识字。于是,我随即放弃了原先的预设方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进行识字教学。40分钟很快过去了,我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课自然不完美。尽管如此,可在课余时间,检查学生所学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的超好。我想这一切缘于我对学生的尊重,缘于我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开始养成的。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因而需要老师多个心眼,时刻关注,提醒。课堂上,我十分关注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爱动脑,积极发言等习惯的培养。如,我提醒“你有一对金耳朵,你很会听。”“会听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因为认真听别人发言,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知识。”“瞧,这双小手举得多高,这是双有智慧的小手。”等激励性的语言提醒学生课堂上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当然,这节课不足之处比比皆是。
1、导入环节不够简单,虽然创设那样的情境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及学习新知的需求,但较费时,以至造成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原因之一。
2、关于新偏旁的认识费时太多,且每个新偏旁的教学平均用力,变得重点不突出。
3、识字教学与表达、说话结合的不够。本节课过分注重识字教学,说话表达的训练实在太弱。